侧妃每天都想逃跑
作者:懒懒不想动 | 分类:古言 | 字数:126.7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59章 殿试
殿试一般只考"时务策"一道,大启的开国皇帝曾经亲自准备策问,后面基本是由朝中的大学士预拟试题,然后再由皇帝圈定,考生的对策要求“惟务直陈”,限一千字以上。
李聿安挑选试题还叫上了沈云舒和淮哥儿一起挑选,看看哪个试题更能区分这些考生的水平。
沈云舒偏好民生类的问题,想知道这些考生是怎么看待今时今刻大启的经济发展问题,李聿安更在乎扩张国土,现在的经济条件下,怎么扩张更多的国土,扩张后又要怎么管理。
淮哥儿一直缄默不语,现在最重要还是世族盘踞,阻碍发展,这些世族到了关键的时候会做一些事,更多的时候实在巩固自己家族的势力,世族之间通婚已经成了常态,世族和世族之间盘根错节,全部拔起,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启,不拔走大启早晚也会被他们吸干,他们亦会换一个皇帝,重新发展,发展好了继续吸食。
历来的世族都是如此,每一个朝代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家族的兴起会带起几个新生的家族,然后以为迎来了新的变革,后面就跟娘亲说的那样,屠龙者终成恶龙,那些草根出生的家族,也变了世族,加入了原先世族的通婚,成了盘根错节中的一条根系。
"淮哥儿?"沈云舒拍了拍儿子的后背,"想什么呢?"淮哥儿摇摇头,"没什么,爹爹和娘亲选好试题了吗?"
"你爹爹选好了,是关于边疆的试题。"沈云舒说道,先帝在的时候大启的国土是扩张了,可边界线也越长越长了,邻居就有十几个,每个都不怎么好相处。
淮哥儿蹙眉,看向沈云舒,"我听说以前皇爷爷在的时候,也出过相关的试题,只可惜,那些人最后做的和写出来的完全是两样东西,大启还是送了不少公主去别的国家。"
沈云舒看着淮哥儿,确认李聿安出去了,才和淮哥儿说道,"你别看这些人天天在折子上表忠心,全心全意为国为民。笔杆子在他们手上,他们想怎么写都行,拿笔杆子的有些人骨头跟笔杆子一样硬气,大多数都是骗子,读书人最会骗人了。"
淮哥儿垂下眸子,"爹爹说,折子是世间最大的骗局,他每日批阅这些折子,就是在和这些大臣骗来骗去。娘亲,可明明,当年创立大启的时候,每个人都说是为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的,说要百姓安居乐业的。"
沈云舒叹了口气,"娘亲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但是能平衡好世族和寒门之间已经很不错了,有些事,不是现在应该做的,未来会有人实现的,你能靠近一点点就可以了,别太累了。"
淮哥儿笑了一下,"娘亲像是会未卜先知一样,还和我说未来会实现,未来难不成就没有世族和寒门了?就没有阶级对立了?"
沈云舒默了一会,转移了话题,"去找你爹爹吧,刚刚送来不少折子。"
宜妃还来找沈云舒说话,知道沈云舒已经知道试题后,麻溜地离开了,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她要等殿试后,派人出去看榜。
殿试的前一天,朝官在奉天殿东室预设“策题案”,光禄寺则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外东西两庑。
殿试当天,礼部官先把将贡士们带到奉天殿前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文武百官各具公服侍立殿内外,然后由官员请皇帝升殿,鸣放鞭炮,百官行叩头礼。
礼毕后,执事官举着策题案来到奉天殿中,内侍官将策题付礼部官放置于案上。这时,礼部的官员已带着贡士做好跪拜准备。
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礼部官员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鞭炮声中,皇帝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
此次殿试有十几个女子,李聿安没有单独给她们准备衣裳,让她们和其他贡士穿着一样的衣裳,不仔细看,也不知道哪个考生是男子,哪个考生是女子,一视同仁。
接下来就是考试。将准备好的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露天答卷。
宜妃不敢探头看,沈云舒也不好探头打扰这些人,听到外面的考生叩头就位了,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你这是做什么?"沈云舒才发现宜妃的手心出汗出的都把她的衣袖弄湿了,"这还没有到盛夏呢,怎么就热成了这样。"宜妃几个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瞒你说,我曾经好几次做梦梦到自己殿试,但是每次都噩梦惊醒,因为科考要裸体检查,把我吓醒了。"
沈云舒拍拍宜妃的手背,"现在可不做这样的梦了吧?现在不需要那么检查了。"宜妃浅笑着,现在不需要了,她也去不成了,但是有人去的成就行了。
考试结束后,贡士们将对策交往在东角门的受卷官处,并从这个东角门出去。受卷官将试卷送弥封官糊名。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不另用朱笔誊录,故糊名后直接由掌卷官送东阁读卷官处,以定高下。
沈云舒都有些瞌睡,宜妃过来喊她她才知道已经贡士们已经虎丘了,试卷都收好了。
"你要不要叫那几个孩子进来问问话,看看考的怎么样?"沈云舒回去的路上问宜妃。"不用了,好容易考完了,叫她们歇歇,以前这个季节该是出去放纸鸢的,这都好久没出去放松一下了。"宜妃笑着说道。
读卷官的工作是将试卷分成三等,即一、二、三甲,关键是定出送皇帝“钦定”的前十几名,尤其是前三名。
但是这次,李聿安批阅了所有的试卷,连这几天的折子都搁置下来了,一门心思都在殿试的试卷上。科考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因为加入了这些女子,由李聿安阅卷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