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在内卷,只有崽崽在摆烂
作者:向挽 | 分类:现言 | 字数:107.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4章 挂横幅打响名声
罗洁听了是直点头,只有林施发自内心的问,“你们哪来的钱买地?”
现在她们家已经有钱到可以买地建画室的程度了吗?
宋茂庭笑着说,“之前贷款供这套房子,就是为了留点钱准备一下画室的扩张啊。都说了,家里没有施施你想的那么穷。”
林施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候两人就已经计划好了。
“那块地还是许主任介绍给我们的,现在只需要几万块钱,叫我们赶紧考虑一下。”
罗洁想了想今天考场上咨询的人,“的确,今天问我的好几个都觉得我们画室太远了,如果我们只能招这附近的学生的话就太局限了。”
林施觉得宋茂庭和林茵的方向是对的,上辈子她的画室还是封闭式的,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
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像谢嘉言一样,为了上个美术课跑来附近买套房。
林茵这个时候终于吃饱了,开始讲着自己的计划,“到时候一楼二楼做教室,三楼做宿舍,再围个院子做饭堂。”
一点地方都不浪费。
罗洁:“够钱吗?不够我也可以入个伙。”
“够的,就准备建个三层,而且这建的是房子不是学校,合着来房本也不好弄,以后就算不做画室了,我也可以向外租出去。”林茵回答道。
林茵想着做一个投资算了,两人合着到时候房本上写谁的都不合适。
罗洁点点头,“那赶紧,看看明年的联考班能不能赶得上,明年的招生估计会比今年的好。”
说搞就搞,第二天林茵和宋茂庭就找许主任拿下了那块地皮,鉴于林施还要上学,所以没有带林施过去看。
林茵的画室近两天来了许多咨询校考班的家长,很多碍于家里离得太远所以最终还是没有报名。
林茵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要开一个包食宿的画室。
最终画室校考班的人数在六十人,许多同学回到学校宣传了一下,所以很多附近的学校都过来报名。
这个人数在林茵的预期中,校考班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差不多到二月中结束。
林施最近都在为母亲的事业担忧,每天期待着艺考的分数出来。
出分数的当天刚好遇上了林施的期末考试。
说实话,比起期末考试,林施更在意画室哥哥姐姐们的艺考成绩。
今天是幼儿园的期末考试,考完就放寒假了。
时安趁着下课的间隙问道,“施施今年又去首都过年吗?”
林施点点头,“原本外婆说进宅的第一年要在新房里过年的。
但是外公说首都的房子也需要我......所以我和哥哥去首都过年,爸爸妈妈在海市过年。”
因为最近舅舅在沙漠拍摄,明天外公专门过来接两兄妹走,真的是一天都舍不得耽搁。
时安叹了一口气,“还以为今年能和施施一起过年呢。”
李悦奇要去外婆家过年,苏禾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国外,过年的时候就只有刘清妍在海市。
林施无奈,林泽军生怕女儿女婿不肯将孩子送去首都,亲自过来抢孩子了,那她能怎么办?
林茵都拿老父亲没有办法,现在两夫妻一到放假就痛失孩子。
虽然说孩子不在过二人世界也不错,但是天天见不着也想念啊。
林施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林施和时安向三人告别后立马往林茵的画室赶。
来到画室,林施看着有人满脸欢喜有人满脸愁容,可以看的出谁考好了谁没考好。
林施偷偷找到林茵,看着林茵的笑脸,林施就知道成绩不错。
“怎么样,妈妈。”一天了,林施就等着答案。
“很好,全部过线,250分以上的四人,240分以上的12人,本科以上四十二人。”林茵高兴的说道。
这个成绩在林施看来已经很不错了,五十多人的画室重本以上就有十多人。
林茵这个寒假都有得忙了,那块地皮有许主任的帮忙,证件全都下来了,现在就可以打地基做房子了,不知道在七月份能不能赶工做好。
林施开心的转圈圈,问了几个平时玩的比较好的哥哥姐姐的成绩,发现几人都考的蛮好的,更开心了。
“妈妈,我们去打个横幅出来,挂在画室的门口。”有这个成绩,还不挂出来吹吹牛?
“或者我们在中海美院附近也打个广告,拉个横幅,或者和苏禾州爸爸说一声,在我们小区也打个广告。”广告打的越响亮,越多人找过来。
林茵和罗洁对视一眼,“行,现在就去安排。”
罗洁和王思婷留在画室上课,林茵带着林施和时安出门找店家打印横幅。
现在拉横幅很简单,找两栋房子,和屋主商量一下,给点钱拉在两栋房子中间就可以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林茵带着两个孩子在附近拉了四五个横幅,画室名字还是早上罗洁和林茵重新取的。
小区还是林施和时安打电话找苏禾州走的后门,不用钱挂上去的。
画室的名字各取罗洁和林名字的一个部位,叫“水木画室”,横幅上还写上了地址和联系方式。
林施看着一下午的劳动成果,仿佛看见了钞票向自己飘过来。
晚上为了庆祝,林茵和罗洁还有王思婷带着大家吃了一顿火锅庆祝。
现在林茵的工作越来越忙,宋茂庭第二天还要负责去火车站接老丈人。
还好宋茂庭工厂有专业的业务员和工程师每天和客户对接工作,要不然林施和宋清屿都不知道该给谁带。
新的一年,林施还是没能拥有一辆车,全家的钱现在已经投入了林茵的画室里面,林施和爸爸哥哥只能打车去接林泽军。
火车站里,林泽军时隔五年第一次回来海市,自从和妻子工作调去了首都,这还是第一次回来。
林泽军在站台上等待着他的两个小乖孙来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