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作者:原地等你 | 分类:现言 | 字数:30.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4章 宁宁之事
大伙儿还真别小瞧这年代人们的文艺细胞,
与后世那被爹妈举戒尺盯着、和被辅导班组团撵着考级,学出来的文艺不同,
这时候,很多懂文艺的人那是真心的懂,要么是被乡土情怀熏出来的原汁原味,要么是源于家学渊源的正宗传承,反正郝笃修那演出队伍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才,
二胡、扬琴、手风琴、花鼓……一样一样上;
陕北秦腔、苏南小调、革命歌曲……一曲一曲来;
《茶馆》、《龙须沟》、《关汉卿》……一场一场演。
先不管工人们的个人问题会解决的怎么样,反正工作热情是比之前更高涨了:
见过在小冷风里穿着单褂,头上还冒白气儿的吗?这里有,因为他们在夯锤;
见过用钢筋代替扳手拧螺丝的吗?这里是,因为钢材紧缺,使用扳手太费;
见过下水前写下遗书的吗?这里的潜水员就是,因为他们要深潜作业;
见过上千人用纤绳拖拽预制桩的吗?这里就是,因为驳船的载重不够;
见过工人把衣袖撕下来,将手缠住的吗?这里就是,因为没有那么多手套;
见过工程师一手面饼子、一手图纸,挽着裤腿,站在大腿深的水里指挥施工的吗?这里也有,关豫便是其中的一个……
站在江边看,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需要用极慢极慢的镜头,才能呈现的场景,因为每一帧每一秒每一个分镜里都有让你感动的元素。
麻苏月很多时候都觉得这是一场战争,同大禹治水一样的,人与天斗的战争,便是气可吞天的大江又如何,便是能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怎样,还不一样会被一群朴素的人驯服?
风浩荡,水苍茫,人激昂,江上是震天的号子,头顶是轻纱般的苍穹,从白雾翳晨朝,到夕雾结长空,每一时每一刻的江面,都是浩瀚与虚幻的结合,
这会成为大江的记忆,更会成为无数人的记忆,时间在这一刻是该被切分的,切分成细小的近似于凝固的单元,而这种凝固却有着比黄钟大吕更耐久的生命力。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劳动的人成了黄晕中的剪影,洒金宣纸上勾皴点染出的山石一般,虽模糊但高大,虽粗朴但坚劲,
凝望大江,麻苏月出神,连关豫什么时候来到她身后的都没察觉到,
她在想宁宁的事。
这表演,宁宁自然也参加了,但麻苏月存了私心,想让她借上某股东风,所以只让她进行个人独唱或独奏,且表演曲目都是《茉莉花》,
东风当然是尽人皆知的WL会议,到时,各国代表都会携文艺团队参加,周先生带的是南市军区歌舞团,表演的女生小合唱就是这个曲子。
这是她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宁宁无论在身份背景上,还是在个人条件上,都无可挑剔,
但她不知道,这对宁宁来说算不算被左右了意愿,也不知道对家人来说算不算欺骗,但这确实是她能想到的,最恰当的契机、最水到渠成的办法了。
“把桥和墩分开用,还是不错的。”随着她看了一会儿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水面,关豫半开玩笑地开口。
“什么?”麻苏月晃神。
“桥,把木旁去掉是乔,南有乔木、北有佳人;
墩,把土旁去掉为敦,敦祗恭厚、乐者敦和,
都是好名字——”
“啊哈哈,”麻苏月这才听懂他的意思,听懂了就大笑出声,“关豫兄这是预备好了儿女双全?”
“行吗?”
“行!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我说了不算——”
“小狐狸精……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关豫捻捻手指,在心里咬牙,暗自后悔主动提起这茬。
噙着笑,扶了她一把,并肩顺着江边走,十几步后突然转了话题,且一针见血道:“在想宁宁的事?想让她进歌舞团?是担心宁宁不乐意,还是担心大姐和姐夫有想法?”
一连三问,麻苏月却听出了他语气间的笃定,
这就是个敏锐到能顺着蛛丝马迹,从漫天黄沙中发掘出真金的人啊!
行吧,她都习惯了,遂也不觉多惊讶,略顿了顿,反问:“你怎么想?”
关豫停步,先看向浩大的江水,再转回来温和地看着她,说出了一番让麻苏月哭笑不得又钦服且感动的话,
他说:“你是狐狸精,你的嗅觉是咱们家所有人中最灵敏的,所以,以后你负责闻味儿,爸负责判断,我负责执行。
月儿,以后有什么想法,直接跟我说好不好?
万一我猜不到或者猜错了怎么办?谁帮你?”他又用很小的音调问,
问完了,一瞬不瞬地看着她,执着地等结果,直到她点了头才转回到正题:
“你考虑的是不是社会活动太多,人心浮躁,留在学校不仅浪费时间,还对她的性格养成不利的事?
你想的对,提前一步走出去未尝不是好事,宁宁性子活跃,合适,
走了,回家——
大姐和姐夫那里我去说,然后咱们一起跟宁宁谈!”
就这么简单?麻苏月觉得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这可是事关一个孩子前途的大事啊,
虽然她早就打定了主意,但还是打算悄悄地制造和寻摸机会,让事情悄然地、顺理成章地实现,以期让梅蓝夫妻和宁宁本人都能顺顺利利地接受。
拽住将要抬步的人,麻苏月说话:“这关系到宁宁的一生,大姐和姐夫理性,能明白咱们的意思,但宁宁还小,我怕她不理解,会产生对抗情绪。”
关豫却是笑了一声后严肃了神情:“时事和形势都不给人多思多想的时间,不能被动地等机会,得创造机会,
不用担心宁宁,她从小在爸身边长大,懂得先服从命令再细究原因的道理,不理解也会执行。”
麻苏月:关豫果然是关豫!
但,我费脑子筹谋,你就打算直接下命令解决?
还可以这么……不讲“人权”的吗?
也是,这一家人的骨子里都淌着军人的血,
她不仅要适应,还要学习!
麻苏月深吸气,攥攥拳头给自己鼓劲儿:“行,我听你的,和你一起去跟大姐和姐夫说……”
新的一年开始了,她得让自己打起精神,再投入一些,
今年,不平凡——
………………
不平凡的故事是从“遭报应”中开始的,且还是双重报应!
这天,麻苏月被彭副总工的一个电话,从学校直接召唤到了大桥指挥部,电话很急,原因没说,她一路急赶,到后,路过七组,见帐篷里只有何教授和另外一名同事俯身在桌案前扒翻资料,
今天周三啊,何教授怎么在?
麻苏月纳闷,想问,
未及开口,何教授就瞅见了她,铅笔往耳朵上一夹,很体贴地摆手:“小关下工地了——”
这是连个通风报信的也碰不上啊,行吧!
她扎好自行车,揣着迷糊,快步往指挥中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