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作者:原地等你 | 分类:现言 | 字数:30.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3章 同学拜访
麻苏月都快要分不清那是关豫家,还是她自己家了,周围邻居不少都以为她是关家的闺女。
门口的黑槐树下,宁宁拎了通炉子的铁签子在地上扎洞,然后糊弄她弟坐地上抠洞抓知了猴,小家伙连抠了好几个都没收获,急的吱哇乱叫,
宁宁就到旁边的南瓜架上,找一个知了皮放到某个洞口,继续糊弄她弟说知了猴蜕了皮飞走了,
小东西不会说话,但能听懂意思,顺着他姐的手指,仰了脖子听,寻找哪道蝉鸣是从手里的这个蝉蜕里飞出去的。
找啊找,没找到知了,却看到了自胡同口拐进来的两人,
嘴里叽里咕噜含混不清地一通乱叫,抓着知了皮往麻苏月怀里爬,言语行动间自觉将他舅舅忽略。
宁宁也甩着铁签子跟上,先跟她舅舅打招呼问好,随即抱住麻苏月的胳膊,“小月阿姨,你和我们在门口玩一会儿吧,家里有客人。”
麻苏月掏出手绢给小东西擦脸,顺便点头,不多问,也不多说,
虽然关家伯父伯母从来不跟她见外,但宁宁的提醒必有道理,而且看她这样子好像也是专门躲出来的。
哪知,宁宁又看向她舅舅说话:“舅舅,客人是来找你的,女的,好像是你同学,跟姥姥和我妈说了没几句话就开始哭,我妈让我出来了,具体情况我不知道……”
麻苏月就看见关豫的眉头皱了一下又舒开,然后问了个让她很意外的问题:
“你姥爷呢?”
“下棋去了啊——”宁宁怔了下才回答,“哦,姥爷一般都是看见烟囱冒烟儿了才回的,今天还没做饭。”她又补充。
“带着弟弟去找你姥爷,请他回家吃饭,”关豫说完又叫麻苏月:“回家看看。”
宁宁听话,抱了她弟走,
麻苏月迟钝一息随即反应过来:这人,是怕产生误会啊!是从那天她处理郝笃修送花的事上借鉴的经验?
可赞!
然,两人同时被获知的消息惊住——
确切地说是麻苏月吃惊,关豫不光吃惊还伤心、悲痛……
关豫的同学,他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曾经帮麻苏月把绘图仪图纸送给仪表厂的那个韩光林,一年之前去世了!
一年之前,那是关豫在外参加保密工程修建的时候,所以没人能通知到他。
韩光林,麻苏月还记得他将一盒子绘图仪交给自己的情形:圆脸、白净、戴眼镜,笑得很温和,还说了句关豫兄有福。
好像只比关豫大两岁吧,一个优秀的青年,怎么就去世了呢?
关豫捂住嘴在椅子上坐下,麻苏月看见他的指尖在抖。
“是肺病……他带学生去西南山区,考察几座古石桥时得的病……那里条件艰苦,他又要赶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返回沪市时已经很严重了……治了不到两个月……”
女人断断续续地说话,中途接了梅蓝递给她的手绢,擦了两次眼泪,慢慢调整了情绪接着道:
“葬礼很简单,咱们同学分布的很散,只有几个在沪市的参加了,知道你们铁道兵工作地点不固定,所以就没有通知你……”
看他们聊起往事,麻苏月悄悄去了厨房准备晚饭,梅蓝和她一起,老太太依旧坐在原处。
有客人在,饭菜自然不能太过简单,这个点儿,肉是肯定买不到了,家里还有一点早前腌制的咸肉和腊肠,
本来麻苏月是不建议腌这个的,可老爷子怀念当年行军时吃过的咸肉饭,所以就腌了一点点。
“煎一根腊肠,咸肉炒豆角,辣椒炒鸡蛋,蒜蓉茄子,加个南瓜饼,再给伯母和庭庭熬点粥,够不够?”麻苏月一边盘算一边跟梅蓝说话。
“你说了算——”
梅蓝想都不想就应,拉了她一起去菜园子里摘菜,顺便跟她说关豫这个女同学的情况:
童雅楠,关豫他们教授的女儿,也是他们班唯一的女生,上学时跟韩光林好上,毕业后两人一同留校,然后结婚,没有子女。
“难怪——”
“难怪什么?”
“没什么,我是说女生学桥梁的不多,更何况还是头一届,原来是承了她父亲的衣钵……
韩光林,太可惜了,这么年轻……关大哥很伤心。”
“是啊!”梅蓝也感慨:“风华正茂的时候,妻子伤心,父母更伤心,白发人送黑发人,幸好没孩子,要不然——”
她想说孩子从小没有父亲会很辛苦,话到嘴边又觉得若是有个孩子在,或许对童雅楠本人来说是个慰藉,
不好在背后乱说人,她顿住,随即又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转了话题道:
“童雅楠来南市,是因为他们学校桥梁工程专业,是南市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的,她父亲是副主任委员,她是代表校方和她父亲来的,
辗转打听到了咱们家的地址,就找过来了……”
“啊?”麻苏月有点吃惊,还以为人家是来出差的,没想到人是来长期工作的,且还是同关豫一起工作,“她知道关大哥转业进大桥局了?”
“没说到这个,只说了些她本人的事,她没问,我和老太太肯定不提,况且这是小豫的私事,调令没下来之前,不能随便乱说。”
“也对,”麻苏月回应着,拿指甲去掐老南瓜,直到找到一个掐不动的才罢手,“蓝姐姐,摘这一个?目测有四十斤重,怎么搬?咱俩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