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作者:酒道一杯 | 分类:历史 | 字数:84.6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要解决柴米油盐和衣食住行的问题,还得靠钱。
玉太白曾有一年沉迷于看穿越者必学系列视频,而且他是个理科生,而且高中时候,成绩最好的就是化学,其次是物理,再来就是生物。
来到这个朝代没多久后,他就发现自己经历过的很多有点兴趣的事情都能记起来,记忆力似乎强的爆棚,很多细枝末节都想起来。
可恨的是他没看过什么历史书,只研究过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从海盗文化和工业革命开始的。
至于玉太白为什么执着于粮食,主要是天下人吃饱喝足,他折腾那些玩意才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就比如酿酒他肯定不敢碰,毕竟现在粮食都不够,天下还有人饿死,用粮食酿酒他过意不去。
所以要赚钱还得是低成本、高利润的东西,能从达官贵人手里搞到钱又不动用粮食,才是上上策。
而且在古代的动荡之世,粮食才是最有价值的。
他看到布行摇了摇头,这不是他熟知的;看到书店本能地想到造纸术,想到四大发明;看到这泥泞的街道又想到水泥;看到木质的房屋又想到钢筋水泥;看到那些粗糙的杯碗又想到陶瓷和玻璃……
啊!不行,不能再看了,再看会打乱他这两年冥思苦想得出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先乖乖种地。
正当玉太白苦恼怎么赚第一桶金的时候,就看到昨天见过的太监骑着高大的马匹,身后还跟着几个禁军侍卫。
罗洪下马后一脸笑意地看着玉太白,道:“可算找着你了!”
只见罗洪从怀里掏出了什么东西,然后高举用他那尖细的嗓音大喊。
“圣旨道,玉太白接旨!”
周边的民众听到是圣旨后,都纷纷凑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玉太白反应了过来,作揖低头接旨,并没有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只是站在那里不吭声。
他不懂要不要跪,不过民众没跪他就不跪了。
周伍羡慕不已,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迎来了圣旨,不用想都知道是昨天给的建议效果太好,这是赏赐来的。
罗洪直接宣读圣旨。
“门下,今有太白县……”
说了一大堆叽里呱啦的东西,大概说玉太白出了主意,在安顿流民这方面立了大功,然后进行嘉奖。
“……封玉太白为太白县男,赐太白县食邑300户,良田300亩赐钱十贯,绢帛十匹,城南住宅一座……”
又说什么玉太白年纪太轻,什么多多努力,希望他以后能有好的表现云云。
“太白男爵,咱家先带你去看宅子,再带你去封地!”
这和玉太白在电视剧上听到的圣旨不同啊,为什么是“门下”开头?玉太白也没问。
“多谢罗公公!”
“后生可畏,陛下可对你今后的表现期待得很!”
两人一番客套后,便开始走程序,先看了看宅子,然后就去了太白县秦岭脚下,罗福告知了具体封地范围,这才回宫复命。
封地上的农民都战战兢兢地看着玉太白,见他衣着干净、气质不凡,身后还跟着一个将士,就知道肯定是个富生富养的主,背景应该不错,就是不知道脾气如何。
在古代,土地就是所有一切的基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不是白说的。
土地产出粮食,地主们将富余的粮食售卖出去,或者以物易物,粮食才是最稳的物资。
而肥沃的土地基本都被勋贵地主占据,平日里勋贵们财力和人力都雄厚,也会向外扩张土地,就像玉太白脚下这片之前就被别人占着。
直到圣旨下来,这片土地才彻底归玉太白。
到了这个时代玉太白才知道,古代的农民基本都要依靠地主或者勋贵,否则即便他们去开荒土地,也会被其他的地主和勋贵用各种方式占去,只留下朝廷分的基本粮田。
不过那些勋贵比较禽兽的做法就是占而不耕,因为占了很多地,所以一年里有些地根本就犁不过来。
“拜见爵爷!”
“拜见老爷!”
农民们纷纷过来行礼。
“嗯,你们继续忙!”这声“老爷”令玉太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好歹他这幅身体才十四岁。
现在正是收粟米和大豆的时候,这些农民都忙的狠。
这两年他也没白混,了解了一点点风土人情,如今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可正式启动了。
转了一圈他的封地,发现大的离谱,竟然有三百亩,周围的都是那些邑户的,不得不说皇帝对他好的不行!
食邑三百的意思三百户人交的粮食税归他。以一户两个男丁的规则,每个男丁交税两石粮食,三百户大概就是六百石,七千多斤粮食。
意味着玉太白不吃不喝,每年都有七千多斤粮食。
罗洪走前就跟他说:“陛下赐给你这么多土地,你的封地上也没人,希望你能将长安城外留下来的流民吸收一部分。”
不单单是他,很多勋贵都收到了李世民的暗示,因为但凡有数万流民滞留长安城,事后往往都会有数千流民会留下来。
所以这些地不是白给的。
这里耕地居多,田地偏少,中间还围着一座山,这些农民基本都围着这座山建房子。
可以说这座山就是赐给他的,这些农户要依靠他,所以小山顶的那座旧宅子便是他的,也不知是谁留下的。
“以后这里就叫‘玉家庄’吧!”
唐初的男丁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一下会分得一百亩地,二十亩是属于你的“永业田”。
剩下的八十亩是朝廷免费租给你的,到六十岁就会收回,但是每年要交两石粮食给朝廷。
所以只要不打仗,没有天灾,唐初的老百姓在吃饭方面还是不愁的。
玉太白心中数千万只草泥马在奔腾,一百亩土地啊。
因为唐初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战争和天灾双重打击之下,唐初的人口才两百多万户,才一千多万人,朝廷为了增加人口以及留住户籍,才出了这么优厚的政策。
唐初的粟米亩产也就三百斤左右,普通田地有两百斤就不错了,这个“斤”是后世的“斤”。
这些农民一人一天一斤粟米都不够吃,得吃个三往上,还得配合豆子才够,毕竟干的都是重体力活。
好在这些农民遇到了一个好皇帝,李世民要当明君,他所以他心系百姓。
玉太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跟老百姓有关的大概是吃这方面的问题。
剩下的就是要住的舒服,过的舒服。
自己过得自在才是天下第一要务!
见农民都忙得火热朝天,他便离开了,他得回长安,天知道李世民会让他收多少户流民!
回到长安城城南的宅子里,周伍便回去复命了,此时天也快黑了。
简单打理宅子之后,玉太白梳洗了一番,便沉沉睡下,这一觉他睡得安稳了很多,毕竟睡的是自己的房子。
第二天他便购买一本空白书籍,开始书写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脑子里的计划都写下来。
毕竟这些东西有些逆天,之前若是让孙思邈看到也不好。
说来也惭愧,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都是生活细节。
土豆,杂交水稻,曲辕犁,永动灌溉设备,铁锅,铁铲,鸡鸭养殖计划等等名词被他一个个注解分析,还附上了插图。
大字不识的周伍无聊得在院子里不停打转。
玉太白将铁锅铁铲的草图画好之后,就让周伍拿去让打一套出来。
没想到就一套铁锅竟然要差不多一贯的钱,真是贵得离谱,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生铁比较贵,一斤生铁竟然要两百文钱,而且玉太白打造的东西难度比较大,用的还是精铁,所以更贵。
更何况这些铁器生意还有世家垄断,就比如那博陵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要不算了吧?”周伍轻声道,毕竟他觉得花一罐去买这么一口铁锅实在是划不来,而且这个锅看上去很像大勺子,就是多了个耳。
而这个时代很多老百姓用的基本都是陶瓷锅,只会“煮”,哪里用得起铁器,玉太白这个决定太败家了。
“买!”玉太白咬牙切齿地道,为了能吃上一口炒菜他也是拼了。
细细看了一下,铁锅要用到铁,曲辕犁要用到铁,锄头和镰刀也用到铁,很多东西都跟铁离不开。
他心疼啊,要买那么多铁,这得花多少钱啊,就曲辕犁上那一坨铁就得一贯了。
想了想就双目通红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写上“炼铁”二字。
铁元素,四氧化三铁,一串串化学式被他写了出来,写着写着书本就写完了,纸张不够啊。
纸张也不便宜啊,玛德一本空白的书都要二十文钱。
想了想,“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又多了“造纸”这个项目。
于是又开始用炭条在干净的石头上写写画画。
搞得周伍都还以为他发了癔症,不过孙神医的徒弟会做出什么事情也不是他能理解的。
当玉太白将最后的基础思路写清楚之后,已是黄昏。
一番盘算下来,他缺很多钱,他的玉家庄若是到达一百户,就得有一百个曲辕犁,就是一百贯。
还得买牛,而且今年可能还得买粮食,毕竟他接纳的流民可是身无分文,还得给他们安家。
钱,他需要钱,很多的钱,得有数百上千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