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一三渡 | 分类:古言 | 字数:103.6万

第309章 玻璃进京2

书名: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一三渡 字数:4386 更新时间:2025-05-05 02:06:25

红薯苗刚种下去,李延清不放心,于是就在庄子上住了几天。

他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地里查看红薯苗的生长状况。

观察了几日之后,发现红薯苗适应性良好,在下过第一场春雨后,红薯苗长的越发好了。

见此,李延清才放心的回了府衙。

回了府衙,他也没有待多久,又直接赶着马车去了玻璃窑。

师傅们新烧制出一批玻璃,这一批的成品比上一次他来看过的玻璃样品,清晰度要高很多。

品质已经快接近前世的透光玻璃了。

总的来说,这个成果已经很喜人了。

李延清也爽快地履行他之前的承诺,把赏银给了他们。

师傅们收到银子,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去了。

他们之前给别人烧窑烧瓷,一年下来也不过才几十两银子。

现在他们竟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挣到了,他们之前好几年的工资。

也明白了眼前这位巡抚大人是他们的贵人,是给他们带来了无上福气的人。

他们通过巡抚大人给他们的方子,才烧出了如此晶莹剔透的玻璃。

日后他们也许可以凭借这一手烧玻璃的技术,平步青云也说不定。

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李延清给了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行决定是留在故土,还是远离家乡去千里之外的京城给皇上工作。

只要他们选择了去京城,那到时候就是吃皇粮的人了。

李延清相信,这一门烧制玻璃的技术,皇上绝对会紧紧的捏在手中。

因为,这玻璃会给皇上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果操作得当,烧制玻璃的速度够快,玻璃刚出来的这两年,想必只一年挣的钱可以抵得上大祁的税收。

雷雨天找来的师傅,一共有十二人。这十二个人当中,有三位还没有成亲的年轻师傅,他们想为未来搏一把,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去京城。

还有六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几位中有一位选择了留下,因为他家中有老母亲要照顾,老母亲年纪太大了,不适宜千里奔波,其他的几位也选择居举家去京城。

还有三位则是上了岁数的老师傅,他们不愿意离开故土,所以选择了留下来。

李延清见此结果,让他们不要急着下决定,给他们放了一日假,让他们回家去与家人商量了之后再做决定。

师傅们大喜,连连道谢。

因为自从他们来了这荒郊野外,开始烧制玻璃之后,就没有回过家了。

“师傅们不必多礼,不过本官有一句话要提醒各位。你们掌握的是还未现世的秘技,这玻璃市面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本官让你们做选择,你们应该也知道,这一门烧制玻璃的技术是要交给皇上的。若是谁不知轻重泄露了出去,到时诛九族都是轻的。

先不谈会不会得罪皇上,就说你们之前签下的保密协议,就足够让你们上下五代倾家荡产。

保密的重要性相比你们都明白,这玻璃也是谁都不能说,包括你们的家人,朋友。更不许私自记录烧制方法。

一旦泄露,你们所有人都逃不过,一人犯错,你们十二人实行连坐。有些事能干,有些事不能干。望你们在做决定之前,好好斟酌,莫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李延清说话确实没有留情面,不过他说的也确实没错。

这玻璃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想必长眼睛的人都知道。

他怕这些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从而做错事,最后付出惨痛的代价。

皇上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让国库富裕起来的机会的。

谁若是阻了皇上的路,没犯错的,皇上,可能会网开一面;可若是不知死活的在皇上底线上蹦哒,不被诛九族才怪。

没有哪个皇帝,可以容忍别人挑战他的威严。

“回大人,草民们懂了,一定不会把法子泄露出去的。”还是年轻人反应迅速,站出来表态道。

“本官刚刚说的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你们牢记一句话,尝试的后果,你们负担不起。”

“是,大人。”

“回去吧,今天本官就让人送你们回家,然后尽快商量好,做好决定后收拾好东西,后日下午到府衙集合。

不管你们是独自一人上京也好,还是拖家带口,一家人一起上京也好,动作都迅速些。

嘴巴闭牢,这两天不许喝酒。是让本官知道了你们谁这两日喝酒了,小心棍棒伺候。”李延清冷冽的眼神,在他们十二人身上一一扫过,让他们感受到了十足的压迫感。

“是,大人。”

“雷雨天,带着几个弟兄们去吧,玻璃用稻草好好的包起来。这长途跋涉,可不能在路上把玻璃给磕坏了。所以,这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好。”

“好嘞,原来大人你早就想好了。怪不得我们出发的时候,大人让咱们拉了一整车的稻草。

当时我还纳闷呢,咱们不过是来这儿走一趟,一会儿就回去,也用不着给马匹带这么多呀。原来是保护玻璃用的呀。”雷雨天恍然大悟。

第309章 玻璃进京2

“我这叫先见之明!别贫了,快去干吧!”李延清抬腿,在雷雨天屁股上轻轻踢了一下。

“去了,去了。”

这一次烧出来的玻璃,一共装了三辆马车。

其实只是玻璃的数量的话也不多,一共才四十几块。

实在是这玻璃太脆弱了,雷雨天带着弟兄们给每一块玻璃里三层外三层,裹了厚厚的一个保护。

明明是薄薄的一块玻璃,当它放进马车里时,却变成了圆鼓鼓的稻草团子。

就这膨胀的体积,可不得放三辆马车吗!

把玻璃运回巡抚官邸,弟兄们卸货,李延清则是去写折子了。

按照他的打算,最多两日,这批玻璃就要踏上去京城的路了。

他也就不用另外再写折子,派人送去京城了,直接让这折子跟着玻璃一起进京。

到时候,皇上一看就会明白的。

至于皇上会不会问,他是怎么晓得,这玻璃烧制的方法的?

他能说啥?

当然是一切都是意外,意外发现的,实验了一番,意外的就烧出来了。

反正他把这一笔巨大的财富送到了皇上面前,既得利益者是皇上本皇,他应该不会死缠烂打追问方子来源!

到时候,钱他赚了,方子他也有了,又何必纠结这钱是怎么来的呢!

不出李延清所料,那些师傅们在回家的第二天,就拖家带口的把行李收拾好,来了府衙。

出乎意料的是,十二个师傅全部都决定要去京城,原准备留下来,可能也在家人的劝说下,决定一起去京城。

这最重要的技术人员都到了,上京的日子也就定了。

隔日就上京!

为了他们的安全,李延清特地挑了一百个人出来,在去京城的路上,保护他们的安全。

哦,对了。

这一次送去京城的,不仅有玻璃,还有不少贝壳工艺品。

海丰县县令陈有为来信了,说工厂已经建好了。

和信一同送来的,就是他选中的工人经过一个冬天的练习,制作出来的精美的贝壳工艺品。

李延清从中挑选了十二个不同款式,个个都精美异常,姿态各异。

他想,这十二个贝壳工艺品到了皇宫,怕是很得娘娘们的稀罕。

毕竟,美好的事物总是会吸引人的眼光。

在车队出发的前一天,李延清又想到了,上次他给皇上送去的海货,应该没了。

于是,弟兄们又接到了一个特种兵式的任务,让他们在一天之内,集齐各种各样上等质量的海货。

嗯,弟兄们表示,他们大人挺会折腾人的。

送走了车队,李延清就把重心放到了庄子里的红薯上。

时不时的就要去检查一番。

————————————————————

京城,御花园。

“皇上,李巡抚给您送东西来了。”海公公的徒弟————小栓子接到消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东西在哪呢?”祁连澈表面云淡风轻,实则内心有些迫不及待。

“送东西的马车已经到内务府了,奴才得了消息就马上来禀报了。

皇上,要不要奴才让他们把东西送到御书房去。”小栓子恭敬的回话。

“去吧,让他们即刻送到御书房。朕这就回去瞧瞧,李爱卿又给朕送了什么好玩意?”

“李大人每一次送来的东西,都送到了皇上的心坎上,无怪乎皇上怎么高兴。”海公公笑道。

“你呀,李爱卿送来的东西,朕为什么喜欢。那是因为李爱卿,每次送来的东西都是利国利民的。”

“皇上说的是,皇上有着一心为民的胸襟,是奴才狭隘了。不过,奴才不懂其他,只想皇上每日都高高兴兴。”

“哈哈哈哈哈,连你都明白的浅显道理,你说每日站在朝堂上的那些个,怎么就不懂呢?”祁连澈爽朗的笑了几声,然后又轻声的喃喃道。

“皇上,我们快回去瞧瞧吧。奴才可实在是太好奇了,这李大人又会给皇上什么惊喜呢?”

“走吧,你那是迫不及待了呢。”

“奴才是为皇上高兴。”

祁连澈后边浩浩荡荡的跟着一大群人,要不是他拒绝了想要陪同的嫔妃,怕是人要更多些。

祁连澈一踏进御书房,就见五口大箱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屋内。

走到最前面的那口箱子前,亲手掀开盖子。

却见并没有他满怀期待的东西,只有满箱子的稻草疙瘩。

祁连澈眉头一皱。

海公公见此情形,腿都吓软了。

李大人也不是胡来的人,怎么会给皇上送这一箱子稻草来?莫不是送错了?

祁连澈合上箱子,紧接着就去打开了另外两口箱子。

发现里面和第一口箱子装的一样,全是稻草疙瘩。

他不信邪,又打开了,剩下的两口箱子。

瞧清楚里面的东西时,紧皱的眉头一松,这下正常了。

装贝壳装饰品的那口箱子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小匣子。

海公公在祁连澈的示意下,拿起一个匣子,打开来。

“皇……皇上,这摆件好像是用贝壳做的呢,瞧起来真美。”

祁连澈把盒子里的贝壳小摆件拿出来,这些打量了一番后,放在手心把玩着。

海公公跟在祁连澈身边这么久,对于自家皇上的想法,还是有所猜测的。

见皇上对这摆件爱不释手,机灵的去把剩下的匣子全都打开来。

每打开一个匣子,祁连澈都会把里面的贝壳工艺品,拿出来瞧上一番。

直到最后一个匣子,里面除了一个贝壳摆件之外,还有一封折子。

李延清知道,但凡皇上打开了前三个匣子,发现里面的东西都不一样后,绝对会把后面所有的瑕疵全部都打开一览。

于是,他十分大胆的把折子,放在了最底下的那个匣子里。

祁连澈接过海公公递过来的折子,也没急着看。反而折过身去,开始研究那三箱子的稻草疙瘩。

他不相信,李爱卿是那等粗心大意的人。

所以,这三个箱子里,绝对另有乾坤。

祁连澈指着稻草疙瘩,吩咐道:“让人把这稻草剥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海公公朝后边招了招手,以小栓子带头的五六个太监鱼贯而入。

“你们把这稻草扒开,千万仔细着些,莫要把里面的东西弄坏了。”

小栓子几人等听令,小心翼翼的开始一根一根的扒着稻草。

听他师傅这意思,这里边的东西可珍贵了,他们可得小心应对。小栓子心想。

看着他们缓慢的动作,祁连澈扶额,无奈的说道:“拿剪子来剪。”

“是,皇上。”

有了剪刀,速度就快多了。

很快,一块玻璃就展露在祁连澈眼前。

小栓子小心翼翼地双手捧起玻璃,送到祁连澈面前。

祁连澈大惊,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比琉璃还要透亮?

他把手放到玻璃下面,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手上的纹路。

这一刻,祁连澈这个皇帝,就像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傻小子一样。

那手不断的在玻璃上摩梭,一边摸还一边憨笑,虽然没有笑出声,可他那副表情足以惊掉人的下巴。

他们英明神武的皇上,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嗯……憨憨的表情?

“快,把这剩下的全都剥出来。小栓子,让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即刻进宫,朕有要事与他们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