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一三渡 | 分类:古言 | 字数:103.6万

第306章 回宣阳府过年!

书名: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一三渡 字数:4393 更新时间:2025-05-10 09:59:32

“巡抚大人,这……这……”陈有为双手颤抖着,拿着策划书,激动的话都说不明白了。

“别急,慢慢说。”李延清笑道。

陈有为做了几个深呼吸,尽力的克制住自己,那有些激动兴奋的心情。

“大人,您写的这份策划书,绝妙。还有画的这些贝壳工艺品的图纸,如果做出实物来,肯定会一售而空,怕是会供不应求。”

“如果这计划不好的话,怎么能带领百姓们致富,过上好日子呢?”李延清笑着反问道。

“是,大人的格局是下官不能比的。只是这计划虽好,但如果按照大人计划,一下子修建三座厂房的话,县衙……没有那么多钱。”陈有为犹豫了一下,把实际问题摆了出来。

县衙没钱?

这确实是个问题。

毕竟,无论是建设厂房还是收购原材料都得用到钱。

钱是硬通货,没钱啥也干不了。

李延清眯着眼睛,手指不规律的在桌上敲着。

县衙没钱,但县里面有人,有的是钱!

想到这,李延清的眼睛刷的一下亮起来。

他可以集资啊!

“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李延清信誓旦旦的说道。

“下官斗胆问一句,不知大人有何办法?可需要下关做什么?”

李延清听着他迟疑的语气,笑着说道:“本来就是要交给你去做的,自是要告诉你的。”

“还望大人解惑。”陈有为心下大定,巡抚大人想出了如此精妙的一个计划,只要大人派任务给他,那这件事成之后,功劳绝对有他一份。

“县衙没钱,但县里面自有人家是有钱的。

到时候你给县里各家富商,下一个帖子邀他们过府一叙。问一下,他们愿不愿意参与集资。

如果他们愿意,那到时候这三间工厂生产出来的货物,他们有优先拿货权。并且官府会与他们签订协议,在三年之内,他们拿到的货物进价要比其余商人拿到的进价低三成。

你还可以告诉他们,谁出资越多,谁享受到的优惠就越大。

到时候我让人做一些贝壳工艺品的成品出来,到时候给他们一看。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商人闻利而动,权衡利弊一事是他们最擅长的。

我不相信,在他们看见精美的贝壳工艺品时,能无动于衷。

有点眼光的商人都应该看得出,这贝壳工艺品一旦送到北边去,就是一块肥肉。如果他们不先抢占先机的话,到时候这块肥肉被谁叼走了,可就不得而知了。”

“大人是想用集结来的资金,作为建设厂房的本金?”

“聪明,我就是这样想的。你好好琢磨一下,我刚刚的那番话,与县里面富商商谈一事就交给你了。

我希望下一次见到你,是你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本官对你寄予厚望,可莫要让本官看错了人。”

“下官定不负大人厚望。”

“你明白就好,回去把你手里的那份策划书好好看一看,把里面的每一条都记在心里。

此次工厂建设一事,我已经写了折子,往京城送去了。皇上必然会同意紫灯立国利民的好事,但此等功绩,你能否抓住就看你的本事了。”

“大人慷慨,都送到了我的嘴边,我自然不会让大人失望。”

“希望如此,你此行赶路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谢大人体恤,下官告退。”

李延清点头示意。

陈有为在客栈订了一间房,刚进屋就迫不及待的将策划书拿出来,又仔仔细细的翻阅了一遍。

比起初见时的震惊与激动,再一次细细品读,更能发现这份策划书中,巡抚大人宽广的的沟壑。

难怪巡抚的人能年纪轻轻就坐上从二品的官位。

就以他这份能力来说,无可厚非且实至名归。

想他来到这海丰县,已有两年矣。可他自上任以来,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这巡抚大人,不过是来这海边逛了一趟,就拿出了这么一份精妙绝伦,利国利民的计划。

想当初,他才来这儿的时候,也对大海心向往之,也来这海边玩过十几次。他怎么就没有发现这贝壳,还能另做他用呢?

哎~

当天跟着李延清去那三个待定的工厂建址看了看,两相对比之下,选了晓风湾的那块地。

确定好建厂地址后,陈有为没有在晓风湾耽搁,第二天一早就回县里去了。

他得赶紧把资金筹集好,工厂早日投入运作,百姓们也能早一点多一份收入。

或许在年前,百姓们还能挣一笔过年钱。

额,不过他这猴急的想法被李延清驳回了。

现在是冬天,气温低,不利于建造房屋。

就算把厂房建出来了,厂房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有道是好饭,不怕晚,开春了再建厂房更好。

更何况,就算现在把厂房建好了,也没有工人做工。

制作贝壳工艺品是一项精细的活儿,要进厂工作的工人,必须得提前进行培训才行。

第306章 回宣阳府过年!

要不然到时候,不知道得浪费多少贝壳。怕是还会做出一些四不像来,到时候别说赚钱了,不赔钱就算好的了。

还有胶水厂的工人,也得进行提前培训才行。

虽然工作流程单一,但其中的注意事项还是挺多的。

比如要精确的掌握好熬胶的火候,胶水的配比等。

总而言之,要开设一个厂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基本设施的建设到员工培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只有当每一处细节都落到实处了,都完美了,工厂的开业、发展才能万无一失。

其实,李延清有在荆禾郡开办工厂的经验,于他来说,在另外一个地方开设另一种工厂并不是难事。

但是,他并不想大包大揽的把所有事情都揽到他自个身上。

他作为巡抚,如果事事都要他亲力亲为的话,那他岂不是得累死。

所以,他要把知人善用,这一技能运用的炉火纯青。

高位者,如何用人,本就是对他们的一项考验。

陈有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筹集到了一笔巨款。

当他看到桌子上匣子里的那一沓银票时,恍惚间觉得十分不真实。

他没想到,那些商人真如巡抚大人说的那样,在他拿出那些精致的贝壳工艺品时,爽爽快快的就把钱掏出来了。

他原先想好的一些说辞,根本就没用得上!

那些商人最是精明不过了,什么时候从他们手里扣钱,竟变得如此容易了?

他怕不是在做梦吧?

陈有为把手移到自己腿上,捻起两根手指,狠狠的掐着自己的大腿肉。

嘶,疼!疼得他眼泪都出来了!

会疼,看来是真的了!

陈有为把装钱的箱子放进柜子里,里三层外三层的上了好几把锁。

谨慎的有些过于谨慎了!

那架势,颇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额,陈有为表示,这么大一笔钱,要是不小心丢了,就算是把他全家卖了,他也赔不起!

李延清再一次见到陈有为,确实是听到了好消息。

经此一事,见他能力不错,干脆把建造厂房一事全权交给了他。

正好他还有事,要回宣阳府了。

明年开春,他没有时间来庆阳府见证厂房的诞生。

因为,他得留在宣阳府指导种植红薯的事。

并且,明年开春云芊他们娘仨就要来找他了,他得留在宣阳府,迎接他们。

李延清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寒风呼啸,思绪飘远。

再有十来天就过年了,离春天不远了。

今年过年,他这个“孤家寡人”打算去宣阳府和他好兄弟一起过年。

话说他们从书院离开之后,就没有在一起过过年。

这一次难得有机会,他们俩兄弟肯定得好好聚一聚。

虽说他们这段时间在一个地方任职,但还真没有空余时间让他们闲聚在一起。

兄弟俩有默契,就等着过年放假,再悠悠闲闲的煮酒谈天。

计划好了日程,李延清也带着雷雨天他们往回赶路了。

此次回程由于没有其他事情耽搁,他们的速度很快,不过五日的时间就到了。

等他们在宣阳府府城下车,脚落到实地时,距离过年只有九日了。

好在留守的兄弟多,把巡抚的官邸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大人,终于回来了。”

“是啊,大人,你下次再出去可得带上咱们。”

“我们也想跟着大人去看一看,大海和草原。”

“……………”

一路上的有弟兄笑着给李延清打招呼。

他们跟在李延清身边有段时日,自然了解自家大人的性情。

更明白,只要他们自己品行端正,不耽搁大人布置的任务,就算和大人开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大人对他们也还是和颜悦色的。

天底下再也找不出,比他们大人更好相处的上官了。

“好,下一次轮班,带你们出去长长见识。来个人,带我去地窖看一看红薯。”李延清温和的笑道。

“好嘞,大人,我带你去。”

李延清回了府,连房间都没回,就直接去了地窖,看他的宝贝红薯。可见,他对这些红薯是真的很重视。

“大人,这间地窖完全就是按照大人的吩咐挖的。红薯也是按照大人的要求摆放的。咱们兄弟每天都会进来检查一遍,损坏的红薯很少。”

“干得好,今晚请大家喝酒吃肉。”

“多谢大人。”

晚间,李延清自费让他们去酒楼订了五十桌席面。

五百个汉子要兴奋疯了。

可能是这巡抚官邸太过热闹了,让隔壁府衙的梁柏文闻声而至。

“老远就听见你们这府上的吵闹声了。回来了也不去通知我一声,我好过来陪你吃饭呀。”梁柏文玩笑道。

李延清笑着回敬道:“你瞧瞧我这满院子的人,还差你陪我吃饭?我看你是想过来蹭饭吧!”

“好兄弟,看破不说破撒。要说这些酒楼的菜系,还真没有什么可蹭的,只要有钱,什么时候都吃得到。

可咱们李大厨的手艺,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吃到的。怎么滴,今年过年的时候给兄弟露一手?”

“你的算盘珠子都蹦到我脸上了,算盘打的那么响,也不知道避着我一点。”

“你还不知道我,好兄弟嘛,就是用来光明正大的算计的。”

“咱就是说,为了口吃的,至于吗?”李延清无语ヽ(?_?;)ノ。

“至于,怎么不至于!李大厨,给个准信,咱过年有这口福不?”

李延清恶狠狠的说道:“有有有有有,给你做个满汉全席,吃不完,你给我兜着走!”

“好嘞,我打包回去,岂不是好几日的饭菜都有了。”

嘶,梁柏文何时变得如此厚脸皮了?

李延清强忍着翻他一个白眼的冲动,专心干饭去了。

天成八年除夕,李延清遂了梁柏文的愿,给他做了一大桌子的美食。

直接给他撑出了一个女子的孕肚来!

走路都得靠人扶,弯一下腰就会孕吐的那种!

李延清看着他那快要临盆的模样,摇了摇头,认命的去给他熬消食汤去了。

这么大个人了,还控制不住自己的口腹之欲,吃的那么撑!!!

如果不是他阻止的话,怕是桌子上最后一个肘子还得进他肚子里。

“给你,消食饮,喝了它,小口小口的喝。”李延清无奈之极,把消食饮放到她面前。

梁柏文端起碗,得意的一笑。

那得瑟的模样,看的李延清都想给他两个大逼斗。

“把砚台和宣纸叫来,咱们来打几把麻将。”

梁柏文眼睛一亮,是啊,就这样守岁多没意思,还不如搓几把麻将。

“来时那么匆忙,你还带麻将了?好啊,你玩物丧志!”

李延清白了他一眼,解释道:“前两天让人做的。”

“还得是你!”大拇指高高站起,梁柏文为李延清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这一晚,他们从捉鸡麻将打到川麻换三张,再打到血流成河………

反正李延清能想到的所有麻将规则,通通来了一遍。

而这些新奇的玩法,成功引起了梁柏文的兴趣。

尤其是在玩川麻换三张的时候,梁柏文的兴致尤其高涨。

他野心勃勃的摸了好几把清一色的大对子,都在最后一张,单调的时候,胎死腹中!

说他手气好吧,摸排的过程中张张乖,说他手气不好吧,都没胡的了!

从结果来说,挺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