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人在明朝搞艺术,唐伯虎我哥们

作者:大凌青年 | 分类:历史 | 字数:52.7万

第117章 祭天大典

书名:人在明朝搞艺术,唐伯虎我哥们 作者:大凌青年 字数:2298 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09

第118章 祭天大典

十一月也称冬月。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祭祀日、月、天、地的习俗。

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在明朝也不例外,每逢祭日都会由帝王亲自主持,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冬至的祭天也被称作祭雪,同时也是祭祀祖的日子。

紫禁城里的天地坛,也是后来的天坛,就是专门修建用来祭天的。

天还没亮,徐经就带着若琴等人跟着萧炎和礼部的官员一同出发了。

这次跟着徐经一同进宫的有八人,除了徐经、唐寅还有若琴三女外,将之前楮二娘从清音阁选出来学音律的三女也带上了。

曾初九则因为忙铁厂筹备的事情没有参加。

徐经一路上还带着几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电子乐器、音响以及各种舞台设备。

在看到徐经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带进宫之后,萧炎一脸懵。

于是徐经便给他大致讲解了一下用途,这让萧炎更加懵了,不过看在时间紧急,他也只是粗略看了一下,确定不是什么危险物品之后就急匆匆出发了。

他们是从北门进入的皇城,负责查验物品的内务府太监看到是萧炎带着他们,又听说是陛下邀请的乐队,也只是简单查看了一番就放行了。

到达天地坛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周围虽然是一大片的广场空地,却已经早就站满了人。他们只排在了最后。

徐经粗略计算了一下,有至少六七百人。各种大小乐器、见过的没见过的琳琅满目。

“这些都是神乐署的人。”

萧炎小声跟徐经解释道。又指着身边的一个内务太监:“我得去随迎了,这位是柳中使,你们听他的安排。”

“好的。”

徐经几人点头,又朝那柳中使拱了拱手。

“我听说了,你们是陛下请来演奏乐曲的。”

柳中使也回了个礼,又看向徐经,露出赞赏的表情:“徐公子果然一表人才。”

他也听说了京城里关于徐经的传言,还有清音阁的事情,对于徐经很是好奇。

今天又看到萧炎亲自将他们带过来,心中对于徐经等人顿时恭敬了不少。

萧炎的背后可是萧敬。自从李广死后,内务府这边领头的几位大太监可都是萧敬和蔡昭的人,他可得罪不起这些上司大人。

“柳中使过奖了。”

徐经一脸恭敬,心中却是有些尴尬,被一个太监这样夸,他可高兴不起来啊。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远处的正道上来人了。

领头的正是朱佑樘。

后面跟着张皇后和太子朱厚照,还有公主朱秀荣。

再往后就是几位国公以及外戚重臣,李东阳、刘健、谢迁等几位阁臣也在其中。朝中几百官员依照品级井然有序的排着队跟在后面。

徐经等人所在的位置距离祭坛较远,但好在天地坛的位置很高,基本能看到上面的情况。

此时祭坛周围已经站满了神乐署的人,再加上朝中的官员,加起来不下千人,偌大的广场和祭坛竟然显得有些拥挤起来。

徐经突然有种以前在学校操场跳广播体操的错觉。

就只差一个高音喇叭播放那熟悉的音乐了。

“祭天大典开始,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

祭坛上下,所有人就位之后,典仪官扯着嗓子高声喊道。

一时间,祭坛周围上百名乐师奏响鼓乐,坛上的朱佑樘报念祭词,告知天帝降临享祭,带领群臣躬身献礼。

徐经等人也只能恭恭敬敬的躬身,听着庄重的鼓乐,感受着这盛大的祭祀。

这还是徐经头一次亲眼看到这么隆重的典礼,心中很是震撼。

天地人神君亲师,这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信仰与礼仪。也是一直以来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没过一会,祭祀结束,朱佑樘带人走下了祭坛。

徐经本以为就这样结束了,结果却看到一群女子来到了祭坛上开始跳舞。

周围乐师的鼓乐也从庄重变为了盛大,更多的乐师加入了齐奏,乐鼓震天,歌舞升平。

一群大臣来到祭坛下方周围观看祭典,朱佑樘和张皇后也在祭坛下方正位落座,欣赏起了乐舞。

徐经叹了口气,那就等吧。

于是这一等就到了正午。

徐经忍不住问身边的柳中使:“还要多久才轮到我们?”

“还早呢。”

柳中使朝旁边的一大群神乐署的人示意了一下:“等他们演奏和表演完。”

徐经也扭头一看,好家伙,还有五六百人呢。

这些神乐署的人轮流上台,每次都是一两百人,歌舞不断。

他们表演的是中和韶乐,是自古以来专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乐曲与歌舞。

韶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周代,周代设有“六代大乐”的雅乐,在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份喜欢周代的礼乐制度,便把这种音乐与歌舞写进了《周礼》之中,后改组为“中和韶乐”一直沿用到清代。

演奏的乐器称之为“八音”,共18类105件乐器。

有很多都是徐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乐器。他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几件与吉他相似的中阮与南音。

只可惜这种邵乐是古代宫廷专用,民间基本没有传承,而且局限于中正、平和的风格,在乐曲与歌舞方面也没办法普及开。

不过是真的壮观,仿佛在看一场盛大的歌舞会。

徐经和唐寅都看得津津有味,若琴几女更是目瞪口呆。

于是这一呆就又呆了一下午。

所有人都空着肚子,有些年纪大的朝臣已经坚持不住,坐上了凳子,吃着宫里内侍送来的点心充饥。

小公主和朱厚照已经回宫去用了膳,再次返回来看热闹。

徐经等人却没有那么好的待遇,早已经饿得脱了力。

这让徐经不禁感叹,这果然是祭天啊,而且还是拿他们所有人来祭天。

偷偷瞥了眼柳中使,徐经将若琴等人带到了更偏一点的地方,蹲下躲在人群后,拿出了一堆零食来给大家分着吃。

柳中使将脸别向一边,假装没有看到。

一直到傍晚,天色开始暗了下来。

其实这个时候时间也不算晚,只是冬至日昼短夜长,太阳提早落山。

“快准备上台。”

柳中使急忙催促蹲在人群后方偷懒的徐经等人,又叫来了一大群内侍太监帮忙搬各种乐器和舞台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