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

作者:旺仔不迷路 | 分类:历史 | 字数:34.3万

第23章 主动出击

书名: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 作者:旺仔不迷路 字数:1876 更新时间:2024-11-16 11:02:37

济南城里,铁铉刚刚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圣旨。

前不久刚刚给朝廷报捷,现在就来了圣旨,不用想也知道里面的内容肯定是封赏此战有功之臣的。

没错,圣旨确实是封赏有功之臣的,升铁铉为兵部尚书,加封盛庸为历城侯、平燕大将军。

除此之外,朱允炆还命人带来了一道口谕:“燕王朱棣虽为叛贼,但毕竟乃太祖骨肉,朕之四叔,残杀亲族不是仁君所为,遂告诫众将,与之交战,切勿伤之。”

跪在地上的铁铉听到这,一脸不可思议,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于是问道:“敢问公公,皇上这口谕……?”

太监道:“铁将军没有听错,皇上的意思确实是让你们在与燕军交战时,不要伤到燕王。”

虽然铁铉心里很懵逼,但还是要领旨谢恩。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铁将军,圣旨已传到,咱家这就回京复旨了。

“公公要不到后堂用点茶水再走?”

“不了,皇上还等着我回去呢。”

“既然如此,那本将就不多留公公了。”

“将军请留步。”

送走宫里来人后,铁铉陷入了沉思,朱允炆的这道口谕相当于给了朱棣一个护身符,以后谁还敢动他,伤到他就是抗旨,轻则丢官,重则人头不保。

铁铉虽然想不通,但也不敢抗旨,他派出传令兵将朱允炆的这道口谕传至前线各个军队的将领耳中。

建文二年九月中旬,建文帝为了早日扫除朱棣这个钉子,下旨命铁铉主动出击,直捣燕军老巢。

收到朱允炆旨意后,铁铉命在德州的盛庸从沧州北上,直捣北平。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九月十八日,盛庸命押粮官先将粮草运往沧州,而自己于九月二十日整军向沧州行进。

正当盛庸踌躇满志的时候,远在北平的朱棣一刻也没有闲着,在停战的这几个月里,朱棣表面上是龟缩北平,再无南下之志,。

暗地里却频繁的派出探子在德州、沧州、真定一带侦查,南军前一天准备北进,朱棣第二天就收了情报。

朱棣向来不是一个喜欢被动挨打的人,早年间随蓝玉远征漠北的时候,蓝玉曾告诉他:“战场上,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你必须学会在第一时间找出敌人的破绽,并主动、快速的将其击败。”这句话一直刻在朱棣的脑子里,并且一直遵守着。

知道南军的行动计划后,朱棣第一时间集结军队,他要主动出击。

九月十七日,朱棣为了抢在盛庸之前赶到沧州,他命令燕军日夜兼程,从通州经雄县,仅仅两日,燕军就抵达了沧州。

此时的沧州守将徐凯一点防备都没有,只得仓促应战,在朱棣全力进攻下,徐凯在西城门被攻破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此战共历时两日。

九月十九日拿下沧州的燕军迅速向南追击,于易州遇到了南军的先头部队,燕军的骑兵只用了一个冲锋,便将这一万多压粮队全部斩杀,南军的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悉数落入燕军手中。

朱棣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粮草,不禁乐开了花,笑道:“我看你盛庸这次拿什么跟我打。”

由于朱棣此次速度之快,手段之狠,南军士兵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此时刚刚从德州出发的南军,对燕军拿下沧州一无所知。而朱棣从被俘士兵口中得知,盛庸正率大部队从德州赶来,于是朱棣决定在半路上伏击盛庸。

九月二十日申时一刻,在德州以北一百七十里的虎头山,在这等候多时的燕军对进入伏击圈的南军展开猛烈的进攻。

两侧的山林中无数箭矢射来,南军防备不及,千余人当场殒命。

盛庸大惊,马上组织部队防御,后军做前军边打边撤,可朱棣怎会让他这么轻易溜走。

随着战马的嘶鸣声与厮杀声,在这被几十万大军的挤压下,显得有些狭小的虎头山响起时,本来还保持着队形的南军开始混乱起来,朱棣一马当先,提着战刀从敌人的后军杀入。

张玉、朱能、丘福等将领也随即带兵冲入敌阵,将南军杀得七零八落。

两军鏖战至戌时,盛庸才在夜幕的掩护下往德州败退,燕军一路追杀至德州城下,从虎头山至德州一百七十里皆是两军尸体,鲜血浸透了那一片土壤,附近村庄的百姓在很多年后走在那条大道上,总觉得阴森可怕。

传说某一天,附近有一个庄子里有一个胆大的年轻男子,和朋友打赌比谁胆子大,那年轻男子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便吹嘘自己敢大晚上走那条古道,朋友不信,非要他证明给自己看。

于是男子便在晚饭后,独自一个人提着灯笼去了,等到第二天,朋友们才发现他竟一夜未归,朋友们怕他出事,便一起去那道上找他。

大家找了一个时辰才找到他,发现他竟然死在了离村庄三十里外的无名道路中间,只见他七窍流血,瞪大的双眼表达着他死前的惊恐,没有人知道他昨晚遇到了什么。

后来大家请县里的仵作帮忙验尸,看是不是谋杀,可那仵作仔细检查后说,他身上没有任何外伤和中毒迹象,最后仵作给出的结论是:他是在惊恐中活活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