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作者:熏悟空 | 分类:历史 | 字数:185.2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93章 刘备的烦恼 孔明的宽解
曹操封张谦为王的消息可不仅是传到了关中,还昭告了天下。
襄阳。
“孔明,今日堂上,你为何一言不发?”刘备询问道。
这样的消息传来,刘备自然召集众人商议了一番。
庞统为刘备解释了“伪旨”中的叵测之处,又跟刘备解释张谦身边多是刘备故人,绝对不会有自立之心。
“主公仁义智慧,曹操此等小计,主公又怎么会上当呢?”诸葛亮平淡的说道。
“是啊!”刘备答应道。
士元后面的话多余了啊!两人如此想道。
“可是孔明,你已经看穿了曹操的奸计,为何还筹谋不展呢?”
“主公,曹操要称王了!”诸葛亮看着远方说道。
异姓称王,这就是在践踏汉室的尊严。
“这是坏事还是好事?”
“好事!子让和我说过,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以前的曹操,理性多于感性,而现在的曹操,已经感性远超过理性,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就会走向毁灭。”
“那孔明为何闷闷不乐呢?”
“我总感觉曹操这次称王,不会那么简单。却又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
“孔明啊,你就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事事都要洞若观火,这样子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主公托我以军政要务,我若是连曹操的意图都摸不清,又怎么对得起主公的信任呢?”
“好啦好啦,讲道理,我是一个都说不过你们,我还是让夫人去找黄氏说,刚好,她们现在都是带娃的人,有的聊。”
“主公费心了!”诸葛亮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了,孔明,你说,我把阿斗送到子让那去,你说怎么样?”刘备突发奇想道。
诸葛亮吓得连忙说“不可”。
“孔明误会了,我可不是为了取信与人把阿斗当成质子送过去,只是吧,我这老来得子,所有人都把阿斗当成个宝,这孩子长在妇人之间,天天就知道傻笑,连走路都要人搀扶着,动不动就哭,一点男子气都没有,真是气死我了!我就想,如果让阿斗早早拜子让为师,跟在子让身边,无论文武,学到一点,都够他用一辈子了。”
刘备心想,这张谦就收了两个弟子,曹冲本就聪慧,这也就算了;可是蒯赓在蒯家是被当成傻子的,但这孩子的天赋被张谦一挖掘,就是被众人疯抢的对象。
别人家的孩子三岁都能叫父亲了,可是阿斗却好,只会喊娘,自己稍微碰一下,就大声的哭,刘备每次抱起来,都想摔地上。
“主公啊,少主才三岁,您还能让他上天入地不成?你这要是送去给子让,路上风险不说,就是子让见到了,也得每天关怀呵护,最后事情恐怕都耽误了。再说了,夫人也未必同意啊。”
刘备一脸尴尬,摸了摸下巴,怎么突然间觉得,这孩子这么多余呢?
诸葛亮看了看,继续安慰道:“主公啊,你就别担心了,少主龙凤之姿,天生贵气,不像你我,长于战乱之中,不得已必须早经世事,子让曾经和我说,他梦想的地方,是到了他那个年纪,都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是没体验过,但是下一代,下下一代说不定呢?”
“子让有时想法真是太天马行空了,我可想不出男子二十岁还能无忧无虑没烦恼。”
“我当时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子让却说,上古之人还茹毛饮血,又哪里想得到今人衣着锦绣,穿金带玉呢?”
“啊,是这样吗?上古难道不是风清气正,仁义好礼的吗?”
“主公,这不过是一些腐儒所虚构的罢了,便是孔孟,推行的也只是周制,而不是认为古代胜过今人的一切。前人的劳动成果成就了我们,我们怎么可能过的还不如古人呢?”
刘备点了点头,“孔明说的有道理,做学问不能为了自己的主场就故意歪曲一些事实,子让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刘备重复道,然后又问,“那孔明觉得,周制和秦制,谁更胜一步?”
刘备问的当然是分封和郡县。
“主公,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了,周朝传了八百年,也乱了八百年,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是大汉吸收了它的成果,虽然中途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可百姓过的,总比春秋战国战乱不断要好多了。”
诸葛亮说到这,想了想,还是把剩下的话说了出来。
“主公,如果主公想的是将来给子让裂土封王,那我只能劝主公不要这么做,因为你这样不是在赏赐子让,而是在害他,而且我想,子让也一定不会答应的。”
“孔明,其实有些话我藏在心里很久了。”刘备长吐了一口气,“从黄巾之后,天下已经乱了几十年了,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诸侯,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最终选择光复汉室的呢?是汉室的隆恩不够厚,还是人心的欲望无穷尽呢?”
“我仔细的想了想,这些都有,但又不全是。‘太平本为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忠心汉室的臣子担心自己和家族落得霍光一样的下场,内心奸诈的趁机做起了王莽之事,历史留给了我们许多光辉,却也留给了我们太多伤痕教训,乱世之中,乱的不仅是世道,更是人心啊。你知道,当初我听老师讲商鞅徙木立信的时候,总觉得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越长大越是感觉商君的智慧。”
其实曹操给张谦封王这事,算是将了刘备一军,曹操可以胡乱封赏,但是刘备不能,就算他肯违背白马盟,别人也不会接受。
为什么?
因为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而霍光之后,汉室之中也没有那种挽狂澜于既倒的忠贞之士。
对于君王来说,信用是比好坏更重要的。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刘备思考了很久,为什么刘姓诸侯那么多,前期却比不上曹操袁绍,这信用的丢失是很大一个原因。
刘备不知道的事,后来可有人比他惨多了。
司马懿做的一切,让他的后代晋明帝都感觉晋代不能长久。
而檀道济、长孙无忌、李靖、李善长、洛水这些人和物,恐怕都想挖了司马懿墓穴,拖出来鞭尸、挫骨扬灰。
……
诸葛亮看着刘备缓缓开口,“主公,这天地总少不了冰天雪地,可是三冬的寒更能衬托新春的暖不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后人开一个好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