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80挖呀挖
作者:草野风狂 | 分类:都市 | 字数:33.9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7章 省城遇故人
翌日。
朱淮川起了大早,他决定去省城一趟。
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他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
经过一夜的消化,他已经接受了即将被开除的事实。
开除,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正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后来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死守在体制内的。
胆大,脸厚,敢想、敢拼,在这个时代,就可以成功一半。
后世为写硕士论文,他收集了大量的案例。在先富起来的人群中,两类人员占比最大。
一类是有背景的倒爷,一张批条,就可以一夜暴富。
这一类人,普通人学不来,没有权柄,想弄张批条,门都没有!
重生的朱淮川,离这一类人,隔着天文单位的距离。
第二类,就是两劳释放分子。
这一类跟前一类恰好相反,他们没有任何背景,之前的一切都被清空,没有地位,甚至没有了尊严。
这就让他们敢于冒险,脸厚大胆,敢想敢拼。
他们未必想过成功,只是想讨口饭吃,结果成了最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朱淮川没有被逼的这个程度,如果是好好在体制内干,倒也是衣食无忧。
他忽然想起后世关于这个年代的一个顺口溜来。
老大靠了边,老二分了田,老九上了天,不三不四赚了钱。
自己要是被开除了,也相当于不三不四了。
不过,那些不三不四者,只是靠着一股拼劲,往往走不了太远。
真正成为大佬上了富豪榜的,则是那些更有头脑,敢于砸碎自己铁饭碗,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人。
早期有万科老总,刘家四兄弟,后期有马首富,等等,很多。
现在,朱淮川的铁饭碗,将会被被动砸碎。
跟这些大佬比,即使自己是重生者,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人家是主动,自己是被动。
这样比较下来,朱淮川对于即将到来的开除,忽然就看开了。
人家敢于自己砸碎自己的铁饭碗,他朱淮川怎么就不能,就不敢!
与其被体制踢出,倒不如踢掉体制。
他一时间,有点豪气万丈。
不过,又一想。可不能白白地离开,如何利益最大化,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他现在还没有丝毫头绪。
就在这时,朱淮川就发现了不对。
他正在去县城的路上。
去省城,必须先到沂阳县城乘火车。
到省城的火车,班次比较多,朱淮川准备连夜赶回来。
结果,一阵拖拉机的突突声,在自己身边响起。
一瞧,拖拉机几乎是贴着自己开过来。
他一慌,就把车子骑到了路旁的麦田里。
而拖拉机连停都没停,突突突开走了。
杨招娣,可恶,报复自己。
好,记下了。
从麦田里将自行车搬到路上,再次跨上车,重新出发。
刚刚的小插曲,并没有破坏他的心情,也没有打断他的思路,更不会阻断他的行动。
坐在去省城的火车上,朱淮川还在想着即将开启的“历史”。
历史的大机遇,绝不容错过!
从沂阳到省城,要五个小时还多。朱淮川不由怀念起后世的高铁来,舒服且快。他现在乘坐的绿皮火车,跟后世的高铁比,真的快能比喻成蜗牛了。
下了火车,朱淮川也不急着走。火车站是人流量最大的所在,最能找到流行色。
朱淮川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六朝古都,名不虚传,建康站人头攒动,行人如潮水一般。
这是县城无法相比的。
很快,朱淮川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因为,他看到涌出车站的年轻人当中,不少人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
这80年代潮流青年的标配,他只在网络上见过图片。
现在看到真人出境,那完全不是一种感觉。
看来,喇叭裤已经在京都、魔都、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流行并已向建康这样的二线城市扩散了。
机遇可以说已经悄然而来,就看自己能不能抓得住了。
这些拉风的年轻人,吸引了好多年轻人羡慕的目光。
这羡慕,就是商机!
朱淮川的穿着,在公社算是时髦的了,但现在的他,就是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乡巴佬。
自己一个穿越而来的人,都想拥有喇叭裤蛤蟆镜这样一身行头了,当代的青年,又怎么可能不动心?
可以说,就这么点时间,朱淮川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走出车站,他想到处走走。
他毫无目的的走着,竟然来到了长途汽车客运站前。
就在他注意到这个情况时,一辆大巴开了过来,一个急刹车,停在了他身边。
这辆到了终点站的客车,没有进站,而是在车站外就停下了。
立马从车上涌下好多旅客,人挤人往下冲。
需要这么急着往下冲吗?朱淮川很不以为然。
就在朱淮川想后撤一点,免得受到下车人冲击的时候,忽然感到肩膀被人拍了拍。
他蓦然转头,就看到了一张有点熟悉的脸。
朱淮川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会遇到两年多没见的熟人。
这人跟朱淮川几乎同名同姓,三个字全部同音,只有中间一个字同音不同形。
朱怀川!
两年前,朱淮川顶替父职,考试过后,县里组织了一次七天的集体培训。
就是这次培训期间,朱淮川认识了朱怀川。
朱怀川当时是因闹事而出名,否则,朱淮川根本就不可能跟他有任何交集。
闹事的原因,是他父亲的职,被他妹妹抢去了。
被他后妈,用李代桃僵之法,换成了他妹妹朱婷婷。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怀川的父亲,是供销社职工,他选择提前退休,让子女顶替上去。
这种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谁也不是傻子,早点退了,子女上去一个,家里就是两个吃皇粮的了。
等到龄再退,万一政策变了,那可就后悔终生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非多余,顶职的政策,只维持了三年左右,以后也就彻底退出了。
朱父办了退休手续后,明确表态,让儿子上去。
朱怀川是老二,上面有个大哥,连学堂门都没进过,自然顶替不了。
他下面还有个小妹,跟他一样,都是高中毕业。
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他母亲死的早,这个小妹是后妈生的。
后妈当然想让女儿顶替上去。
朱父是个粗线条的人,这么大的事情,就交代一下朱怀川,说表填过了,什么时候去考个试就行了。
按理说,这样也确实就行了。
但朱怀川家不一样,因为他家有个后妈。
这后妈,很有主意。
女儿一辈子的机会,她岂能轻易放过。
无数次的枕头风吹过,没起作用,朱父铁了心要让儿子上位。
朱父也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在其他事上,对现任老婆,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唯独这件事,死也不松口。
本来大家都以为,后妈已经死心了,谁都想不到,她从来未曾停下谋划的脚步。
朱怀川那天去参加考试,他不知道的是,朱婷婷也去参加了。
只是,他们不在同一个考场。
再后来,朱怀川接到培训通知,就等着一周培训过后,分配上岗。
这事,算是毫无悬念了。
谁能想到,培训那天,朱婷婷也来了。
朱怀川感到很奇怪,他父亲一个人的职,还能让他兄妹俩都上位?
这根本就不符合政策。
结果点名时,朱怀川才如梦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