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作者:成风成雨不是你 | 分类:历史 | 字数:233.3万
本书由零点看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18章 加快速度
山海关前
威武军也终于是抵达了此处,虽然全是骑兵,但是为了到之能战,所以周建安也很注意将士们在路上的歇息,不然一个疲惫之师,就算及时赶到,想要取胜还是有些困难的,甚至有可能深陷其中。
大军缓缓进入到山海关之中,周建安望着眼前这座宏伟的关隘,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震撼。
山海关依山傍海,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城楼巍峨耸立。
他站在关下,仰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城墙,心中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这座关隘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争和风雨的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山海关可不止一个关口那么简单,在这其中更是有着数道的关隘,这也是为什么山海关是辽东满清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的原因所在。
当然了, 还有的原因则是诸如锦州这些城池还未平定,要是大军直接来打山海关,那他们估计就直接嗝屁了。
光是没有后勤一件事就足以让他们喝一壶的。
所以按照皇太极的设想,一步一步的朝着山海关推进是完全正确的。
只要打开了山海关,那么就如同大坝被冲破一样将势不可挡。
而后,他在山海关副总兵高第的迎接下缓缓进入关城,而后他缓缓地走上城墙,脚下的石板路崎岖不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城墙上的了望塔高耸入云,可以俯瞰到远处的大海和山峦。
他站在了望塔上,眺望着远方,感受着这座雄关带给自己的震撼来。
山海关的宏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肩扛着的的重任来。
他很清楚,这一战,必须胜,否则的话,这座雄关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可在周建安看来,都退到山海关了,那还有什么意义?
不过这一次周建安倒是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由于总兵马科领着兵员前去参战了,所以此时的山海关内兵力并不是很多,并且由副总兵高第负责统领。
对于这个高第,周建安还是有所知晓的,毕竟在后世的明末历史上,崇祯前期的人可能不怎么出名,但是末期很多人都经常出现。
高第便是其中之一。
高第原本打算让威武军的将士们好好在山海关吃上一顿热饭,而且也早就煮好了白米饭。
这一次朝廷对辽东之战准备充分, 所以这边的粮食供应也是十分的足。
但是再运出山海关的话就有些麻烦了。
不过周建安却没有停留,他们抵达山海关之前才休息了一段时间,所以他们不能在此停留,不过他还是带上了米饭饭菜,等到下一次歇息的时候再吃。
高第一听,一开始还觉得周建安有些太过严格了,毕竟吃一顿饭的时间能用多久,可是当他看到威武军将士缓缓从煮好的饭菜旁经过,甚至能很明显能够感觉到他们的饥饿,毕竟这赶了一路的路,他们也不可能好好的吃上一顿热饭。
可是他们经过之时居然连看都没有看上一眼,这也足以能够说明威武军强大的军纪了。
看看他们,再看看自己麾下,虽然高第麾下几乎都是关宁两军的精锐,但是和威武军的精锐一比,瞬间就失色了不少。
比完气势,再比装备,他更是眉头皱的老深了,这威武军的装备居然比京营的那些家伙还要好。
而且当威武军离开后的第二天,当他看到一门又一门的重炮被驮马牵引着穿过山海关城之时,他更加备受震动。
甚至他心中开始有了错觉,这样一支威武军恐怕就比关外所有的明军还厉害了吧?
出了山海关,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
原本从山海关到盛京一带,几乎遍地都是良田。
可一眼看去,田地里倒是长了庄稼,可是长势不好,看得出来没有经过悉心的打理。
究其原因周建安也能猜到一二,毕竟时不时的就有可能面临建奴的小规模偷袭,谁还有那么多的心思出城去种地啊。
在这地界,出去种地二十人就得带上两百人的护卫军,不然谁愿意出去。
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等到这些粮食到了丰收的时候那些建奴还要过来分一杯羹,从这里也就明白辽东诸军有多困难了。
本来可以自给自足,但是这样一来就只能靠朝廷运粮了,从南边一直运到辽东,这笔花费都不是小数字,这也成为了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之一了。
而他们刚刚走到一处名叫高岭驿的地方之时,右翼的夜不收们便捉了一名建奴的探马前来报功来了。
周建安也是没有想到,建奴的探马居然都深入到这个地方来了,而经过一番审问之后,周建安更是微微有些惊讶。
建奴居然知道他们参战了!
并且连他们大概的行军时间都知道的了如指掌, 而这名建探马来此的目的便是来打探威武军是否已经出了山海关。
只是他点背,直接与威武军最精锐的夜不收给碰见了,这结果可想而知。
而后周建安又问了几句,不过这鞑子只是一名小兵,问再多他也不知道多少、
但是有一件这小鞑子还是透露了出来,那就是眼下建奴手中居然有数十门的重炮正在围攻锦州城。
而且他说的可是重炮,而不是红夷大炮!
至于他们哪里来的火炮,周建安也不清楚,但是这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于是周建安也顾不得什么疲不疲劳了,当即下令。
“传令先锋袁州平部,让你立刻全速赶往锦州城外,不得有一丝的停息!”
等传令兵一走,他便又是一阵命令下达,让各营都提升了一些速度。
就在他也打算策马奔腾之时,忽然又是一人赶了过来、
仔细一问才知道,来人原来是阿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