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幸福无泪

作者:凤尾竹叶 | 分类:其他 | 字数:22.4万

第六章 秘密

书名:幸福无泪 作者:凤尾竹叶 字数:5722 更新时间:2024-10-31 13:39:40

这天上午, 两位警察押着一个犯人上了车, 这个人手上戴着手拷, 用一件衣服盖着, 他们径直走到车厢中部的一个座位, 犯人坐在了靠边的座位上, 一位干警从包里掏出脚镣给他套上并把脚镣上的钢链子环绕过座椅的铁腿, 用一把锁咣铛一声锁上了。然后两个人一个坐在犯人的后面, 另一个在坐位旁站着, 坐在同一条座椅上靠窗的那位乘客马上站起来, 对警察说: “你坐我这儿吧。” 警察摆摆手, 摇头说: “不用, 你坐你的。” 可这位乘客还是拿了自己的包侧着身子, 快速地从座位上挪出来往车厢后面去了。 坐在犯人对面的那位也赶紧夹了包闪人了。 人常说魔鬼也绕着恶人走, 更何况是凡人呢, 尽管在这么拥挤的车厢里。

这一幕的出现使车厢里顿时肃穆了起来, 那些纷乱的场景, 飘忽不定的人群, 伸出车窗的手臂和混合着各种气味的嘈杂, 都瞬间静止下来, 不少人的心里还引起了一丝悲凉。

“你是发配去的。 我知道了。”姑娘触景生情脑子里一下子窜出了“发配”这两个字。在她和周围同学的印象里, 一说到古海, 往往就会联想到“发配”这个词, 曾经有同学甚至认为她的父母也是被“发配”去的, 这令她很是难过了一阵子。

“你说的没错, 不少人是发配去的, 由于偏远、苍凉和交通闭塞, 直到五十年代, 那里通往内地还只有一条破烂不堪的公路, 自古以来自然就成了重案犯的流放地, 你要问操着当地口音的汉族人, 祖籍何处, 他们会异口同声, 答曰:南京竹子巷, 据说许多人家的族谱里都有记载。 还有一些民间机构进行过考证, 说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某个正月十五, 南京竹子巷的民众演出社火时, 捆扎了一匹大马, 马上倒骑着一个捆扎的大脚女人, 有位大臣认为这是影射马皇后(马皇后是大脚), 隐喻朱家天下倒行逆施, 激怒了皇上, 结果将整条街的人都发配到了那里去了。”

“真的?”

“真不真我不知道, 但那里的许多人, 尤其是女人, 文静、秀气, 皮肤也比较细, 说话也慢声细语, 不像西北人的粗犷, 似乎有点江南水乡的遗迹。 所以你有这个‘伟大’的联想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我, 不是, ”说到“不是”时, 他眼睛大睁, 声调变高, 字音咬得很重, 停顿了一下, 在女孩还没反应过来时, 又语气浓重地说: “要发配也该发配我老子, 而不是我这当儿子的, 我有什么错? 要说有错就是投错了胎。” 他的脸因为激动而有些扭曲。

“噢, 我明白了, 你就是家庭出身不好, 可出身不好也不一定非要到那儿去啊, 上海的知青都是到黑龙江、云南、安徽、江西, 还有到崇明岛的呢。”

“是啊, 我要是知青该多好, 还有个盼头。”他声调大降八度, 语速也慢了许多。 “可我不是, 我是独子, ”他语调节节拔高, 一字一字地往外蹦, 说到“独子”时, 把个“独”字拉了个长音, 脸上出现了一种自嘲的表情, 接着说: “按政策是可以留城的。” 稍停片刻又喃喃自语: “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独子’!” 说着声音更低了下去, 进而用两手捂着脸, 两个胳膊肘支在了茶几上, 脑袋也耷拉了下来。

一般人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意识到这是触到了人家的痛处, 会调转话题, 可这个女孩不会, 要不怎么叫不上路呢, 她依然按着她的思路, 不依不挠地追下去: “你怎么会是‘独子’, 刚上车时我明明听到那个送你的小伙子叫你三叔来着。”

他突然把手从脸上拿开, 声音挺大地说: “我说你这个丫头片子还有完没完啊! 我辈大不行啊!”

这回女孩是真吓傻了, 她不再说话, 可停不了一会儿, 却又冒出了一句: “辈大也用不着声大呀, 也没人说你辈小啊, 还这么没礼貌, 叫人家丫头片子。” 嘴里嘟囔着, 语气中流露出受了委屈的不满。

他的心里又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惆怅, 多少年来, 在厂子里, 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来, 是不想问? 不方便问? 不屑问还是无须问? 他不得而知, 反正他从未向人说起过, 自己的身世和这一段人生经历成为了难言之隐保存在心灵的深处, 密封着, 但却依然活着, 常常记忆犹新, 其中的苦涩都化为了刻骨铭心的痛, 但是, 它受不住永远的封闭, 心灵也渴望表白, 它也要说话, 它要撞开围栏, 或者期盼一位闯入者, 让心灵经受一次充满生气的风暴。

今天, 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 面对着这个形象可人、也可能这一辈子再也见不着的女孩, 他接纳了这样一位‘闯入者’, 有了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 他用平静的语调悲悲切切地说: “不是我辈大, 是生我的那个人辈大。”

姑娘瞪着迷茫的双眼, 摇摇头说:“搞不懂。”

“我姐变成了我妈。”他看着她的眼睛, 小声地说。

姑娘更加迷惑, 头摇的像波浪鼓:“越发搞不懂了。”

“我妈是我爸后娶的老婆带来的女儿, 这下你搞懂了吧?” 他看着她的眼睛, 很冲动地、但却一字一句地说着。

女孩认真地听着, 现出沉思状, 突然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 说:“哦, 我知道了, 一定是你爸抱了你姐。”

这真让人哭笑不得, 他赶紧点点头。

以她的经历, 一时还难以弄清这里的弯弯绕, 但她妈已被划入了疯女子类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于是同情地说: “你肯定被人瞧不起, 可也不一定非得上古海呀!”

“不是非得上那儿去, 没人逼我, 是我自己要去的。”

“咦?”

于是他又用右手捂着半张脸, 眼睛冲下, 像是向人倾诉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本来这个秘密是可以一辈子隐藏下去的, 可是, 可是, 我爸他好心办了个坏事, 一件大坏事。”他像说书人那样给人留下了一个悬念, 姑娘睁大了眼睛, 那黑亮的瞳孔里好像画了两个大大的问号, 在等着“下回分解”。

也许是意识到不久就要离别, 而且是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再见的离别, 也许是脑袋发晕了, 文昌德也像天下一切小人物那样敞开心菲, 向一位他认为更小的人物诉说他的不幸, 把自己心灵深处保存了那么多年的秘密, 对着一个女孩娓娓道来: “我是高六六级毕业, 从小喜欢读书, 成绩也不错, 大学的报考自愿都填了好几回, 离考试就差三天了, 一篇社论就将这还保留一丝公平竞争意味的遴选机制给取缔了, 九年了, 不知改写了多少人的命运, 我绝对是其中挺惨的一个。”

他用手捋了一下头发, 看看姑娘还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于是叹口气说: “大学考不成了, 接下来就是看革命, ”

“咦, 怎么是看革命?”

“那个革命不让我干, 就只有‘看’的份了, 战斗队不让参加, 也戴不上红袖章, 现在看来那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可在当时那是多大的耻辱啊? 记得有一次同学们上街静坐, 晚上下起了大雨, 我把家里所有的雨伞、雨衣拿上给他们送去, 雨具被一抢而空, 而得到的回报却是班里XXX头头的厉声斥责: ‘你来干什么?’ 谁都有自尊心, 那晚我没回家, 在家门口坐了一晚, 后来下乡、支边, 没有成份限制, 我终于可以‘干’革命了。”

“下乡也是干革命?”

“当然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 当时, 在城市折腾了一、两年的这些中学生, 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换, 依然抱着“革命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要到农村去干一番事业, 像我等虽从不敢奢望担当革命大任, 但对那个陌生的未知世界还是充满了好奇, 似乎离家越远越偏僻就越有吸引力越刺激, 总之, 大多数同学都是自愿报名去的, 而且走时都还高举着红旗, 高唱着战歌意气风发, 对站在下面送站的亲人们的伤心抹泪不屑一顾。”

“那你不是可以去了吗?”

“好不容易捞着一个可以参加的革命, 当然坚决要去, 但是父亲不让, 他经的事情比较多, 他认定像我们这样出身的到那儿都一样, 再加上当时他已年近七十, 身边要人照顾。他把户口本藏了起来, 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辙, 一批批的同学走了, 一次次的街道动员, 父亲都以年老多病等等的理由搪塞过去了, 可是这些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任的学校老师和街道干部, 大有不实现‘祖国山河一片红’势不罢休的气势, 轮番到家软磨硬泡, 一位街道居委会干部楞是在家里坐了四个钟点, 最后父亲打出的一招绝牌让他们全都目瞪口呆了:‘他是独子’。 他出具了我出生时居住过的街道办事处的证明:该生系文锦鹏与其后妻所带女儿所生。你听, 还“该生”, 其实我压根儿就不该生啊!我那一辈子都没见过面的妈生完我以后就走了, 大概4、5岁时, 我要懂事了, 家人怕闲言碎语传到我的耳朵里, 不惜劳命伤财卖了老宅子, 搬到了现在的住处, 这个秘密从此就留在了那儿。可现在, 为了留儿子不下乡, 父亲豁出去了。”

“你留城了, 对吧?”姑娘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也猜了一回。

“是啊, 父亲如愿以偿了。可这不名誉的身世大曝光, 而且还是为了逃避XXX‘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 我一下子掉到了冰窟窿里了, 我没脸去学校, 一出门就觉着有人意味深长地一笑, 意味深长地一瞥, 意味深长地指指点点, 从此, 我见人不敢抬头, 说话不敢放声, 一副天生就有罪而且注定永远要受罪的样子。那时, 我恨父亲, 有事没事都和他吵, 我也恨周围的人, 甚至也恨自己, 为什么不害场病死了, 对什么都看不顺眼, 时不时在家里吵吵闹闹, 动不动就摔东西, 说我宁可到新疆去也不要留在这儿丢人现眼。”

“是啊, 那日子一定很难过。”姑娘被感染了。

“别打岔。”像一个已经入戏的演员从角色里出不来了, 不管别人爱不爱看, 他的戏是一定要往下演的, 他接着说: “终于有一天, 我如愿以偿了, 父亲跟我说:你走吧。”

“你就一个人跑到这儿来了?”

“不是, 我当时还没那么大的胆, 是我一个远房叔叔在这边。”

“噢?”她又有些惊奇。

为了不使她把事情想的过于复杂, 他打算做个简要说明说:“他大学毕业,”

“是分配去的?”

本来他只要点一下头, 他的故事就可以结尾了,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别人也会这样, 就是当他打算向一个人倾诉的时候就无比的真诚, 说出的话都原汁原味, 讲出的事都要确凿无误, 只见他慢慢地摇了摇头, 说:“他倒真是发配到那边的。”

“反革命?”

“不是。”他平静地说, 忽然又提高声调说: “哎, 我说你怎么净把我往黑窟窿里推。”可见人在讲述自己的痛苦时, 其心情也是起伏不定的, 所以听者往往也要忍受一份煎熬。说完他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情绪的波动, 于是又略带歉意地说:“对不起, 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己, 他是渎职罪。”

“渎职罪?”不知她是不懂“渎职罪”的概念, 还是想知道它的具体内容, 或者只是顺嘴那么跟着重复了一遍。

“你不是书念的不错嘛, 连这都不懂啊!”他的脸上现出一个刚从水坑里爬上来、满身泥污的人忌妒一个穿着整洁的人那样的神情, 用严厉责难的口气说。

“咦!你对我发什么火, 我怎么知道你的叔叔是渎的什么职?他怎么就犯了罪?”姑娘没有过内心经受巨大创伤的体验, 她只是当在听故事, 心想你自己讲不清楚还对别人发什么火。

“噢, 是, 是, 是这样的, 他原在上海工作, 一天停水, 他下班时忘关水龙头, 夜里来了水, 到第二天上班才发现, 实验室灌了水, 泡坏了重要的仪器设备。”

“真倒霉。”姑娘发出感慨。

“后来他就在这边服刑, 期满后正值这个厂筹建, 他被要了去, 他提的条件就是安排我这个侄子。”

说完他抬起了头, 像终于完成了一个任务似的盯着姑娘的眼睛, 带点自我欣赏的意味说: “怎么样?我说得还明白吧, 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 我竟能一口气把自己的故事讲下来, 此前我可从未给人说过, 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错吧?”

姑娘怔怔地看着他, 对故事的细节还来不及回味, 只弄清了面前的这个人生的有点蹊跷, 她不知道是应该同情他呢还是应该鄙视他, 于是带着一种无所适从的神情说了一句让人更加无所适从的话: “不是一口气, 你可停了好多回呢!”

看着她一脸的迷茫, 他按着特殊时期后期人们惯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给自己的故事园了个场:“哎, 都过去了, 如果不是特殊时期, 我连作梦都梦不到那个地方。”

车厢内又一次骚动起来, 城市的灯火依稀可见, 人们开始收拾行李, 文昌德从他的故事中走出来, 对姑娘说:“快到了, 收拾东西吧, 哎, 你有人接吗?”

“应该有吧!”

“没事, 如果没有, 就先跟着我, 我朋友会来接我的, 到时再把你送回去。”

说到朋友, 建国还真算不上, 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而文昌德等上海人在那儿都扎堆, 交友基本不出“阿拉”语圈, 泛上海地区顶多扩大到长三角, 但今年因他的归期提前估计圈内人是指望不上了, 于是找到了这位全厂公认的大好人, 他待人真诚, 任劳任怨, 就是没有车他头攻地也能帮你把这些东西弄回去。

火车终于停了下来, 姑娘按照外公交待的, 坐在座位上不动, 一位中年妇女朝这边走来, 叫:“晓阳, 晓阳。”

姑娘立刻站起来, 招招手说: “我在这儿。” 然后对文昌德小声说了声“再见, 停了一下若有所失地说:“真的有点舍不得, 唉!” 就跟着女人往车门口走去, 文昌德知道这辈子怕都再没了机会相见, 心里顿生一丝酸楚。  望着姑娘的背影, 他神情有些恍惚, 好像是她带走了他的什么东西, 仔细一想又没有什么, 这时他才明白, 她带走的是一个秘密, 有关他身世的、一个自己从未向人透露过的秘密。

建国已经站在他跟前有一会儿了, 他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说:“哎, 哎, 看什么呢?眼都直了, 怎么? 还带回来了个姑娘。”

“什么眼神, 就是带也不带这样的, 人家还是个孩子。”

两人开始搬动行李, 往下取纸箱子时, 建国用玩笑的口吻说:“又是处理果酱吧?”

“什么叫处理, 这是出口转内销。”文昌德很认真地回敬了一句。

“还不是一样, 几箱?”

“共两箱。”

“哎哟, 我说你要么别带, 要么就多带, 为这点玩意儿叫了一辆大卡车, 值吗?”

“干吗要叫大卡车?”

“小车吴师傅说现在车老晚点, 今天这不又晚了一个多小时, 怕出来太久, 头要用车找不到人, 不肯来。”

“噢, 也是, 真是难为你了。”

真是造化弄人, 后来这位姑娘的丈夫就是这个多看了她一眼的人, 他最终变成了她的刀下鬼。